而真的和他聊起57萬獎金,許超倒也坦然,“其實老師們都蠻拼,我身邊很多同事都是通宵備課,和網(wǎng)紅相比,或許我們的高收入理應多些必然性”。

“草根”逆襲記:從“打工仔”變身網(wǎng)紅老師

2016-05-03 07:49:52發(fā)布     來源:多知網(wǎng)    作者:馮瑋  

  多知網(wǎng)5月3日消息,今年3月初,邢帥教育發(fā)放月度獎金,CDR課程的許超老師帶領(lǐng)戰(zhàn)隊拿到最高獎,人民幣57萬。

  面對一大摞現(xiàn)金,這個當了3年老師的80后笑說:“第一次拿這么多錢,也不敢拍照發(fā)朋友圈了,抱著實在手抖?!?/p>

月度獎金發(fā)放現(xiàn)場

  而真的和他聊起57萬獎金,許超倒也坦然,“其實老師們都蠻拼,我身邊很多同事都是通宵備課,和網(wǎng)紅相比,或許我們的高收入理應多些必然性”。

  前些天邢帥教育正式宣布獲得3億元B輪融資,內(nèi)部“細胞分裂式改革”也已悄然運行半年,許超和他的團隊,正是邢帥改革下的縮影。

   從打工仔到在線教師,“逆襲”要趁早

  離開陜西老家時,許超還不到20歲,獨自飄在深圳,是別人口中的“打工仔”。同很多去珠三角打工的人一樣,許超也揣著自己的夢想,只是那時的夢還很簡單:不要像父輩一樣靠自己的體力賣錢,學門手藝就回老家。

  一邊打工一邊找機會,有好的就跳,是那個浮躁時期的常態(tài)。許超偶然聽到“互聯(lián)網(wǎng)”這個詞,看著商場前面的電腦巨幅海報,“我琢磨著,這也許是條好出路”。

  那時候一臺電腦要8000塊,他還買不起。

  許超轉(zhuǎn)行去了廣告店,從打雜做起。常被店主當外地人欺負,也常拿不到錢。零星的工資都拿去買了計算機光盤和輔導書,自學讓他走了不少彎路。

  “后來在網(wǎng)上找到邢帥教育,其實也忐忑,那時沒聽過網(wǎng)校,怕是騙子,尤其是因為對網(wǎng)絡不了解,我已經(jīng)在網(wǎng)上被人騙了3000多了,”許超回憶,“當時學費400,我就想著,再賭一把”。

  “這次賭對了”。

  學業(yè)結(jié)束后許超去邢帥總部做了全職教師。“我見誰都笑,有問題就到處問,不到一個月,從掃地阿姨到大老板全認識我了,不過這或許也是我適合做老師的原因,我很主動?!?/p>

  只是沒想到,以前在電腦前看老師隨便講講的1小時,居然是要自己24小時都趴在電腦前才能完成。

  “忙得飛”是入職時候的狀態(tài),備課、講課、開會、答疑……除了吃飯睡覺他的時間全給了課程,也會有忘記吃飯睡覺,在電腦前一呆一整天的時候。

許超準備課件

  忙碌的同時,學生的問題無法完美解答,課堂效果沒有什么起色,自己在溝通、學識上的問題開始凸顯,許超犯了難。

   移動電源與段子手

  教學困境讓許超開始反思自己綜合知識的匱乏與工作效率的失調(diào)。每天3小時的學習時間,是他給自己的硬指標。

  他定了個時間表,把每天的生活變緊湊了些:8點開始學習,11點吃飯、處理學員問題,1點團隊開會、教研,3點開始集中答疑,6點到12點準備晚上的課程及課后答疑。

  如果說以前對教師的定位是蠟燭,現(xiàn)在的許超更像個移動電源,白天給自己充電,晚上再把能量分給學員。

  關(guān)于每晚的課程,許超很自信。每天他都會回放課程,針對學員關(guān)于課件的評論隨時下架重錄,“這是個笨辦法,不過有效果”。

  有時他也會給學生備點兒“福利”——做一期學生可以較快學會又偏向于中高端的特訓課。

  學生的福利卻是老師的難題:課程太難學員沒興趣,課程太普遍又沒了亮點,尺度稍稍把握不好也許就會丟了個學員。1小時的特訓常要他熬上好幾個通宵。

“司靜”是許超的網(wǎng)名,圖為學生在他的課程內(nèi)容下互動

  許超做過統(tǒng)計,發(fā)現(xiàn)學員的年齡層跨度雖然是在10歲到60之間,但絕大多數(shù)是大學在讀或者剛剛?cè)肼毜哪贻p人,針對這類學員,許超意外找到了合適的講課方式。

  “最開始講課其實都是一本正經(jīng)的,但有次上課我分享了一個段子,突然整個班都活躍了,那時我才意識到,好玩好笑的課堂氛圍是多么重要,活躍的課堂不是只帶來了學員那么簡單,他還會讓學生愿意與我互動,給我反饋,進而幫助我提升我的課程不足。”

  那次之后,許超開始了“逗比”的講課方式,延續(xù)至今。

  做門好課來留住學員需要耗費不少精力,招生也同樣讓他操碎了心。

  每次開課前,許超都會認真做一份文案和效果圖,先在自己的QQ空間發(fā)布,再通過學員的QQ群和學員郵箱批量發(fā)送,從開課前半個月開始發(fā),每周發(fā)一次。

新課程宣傳

  “我要做到無論在QQ還是郵箱,他們都能收到我3-4次的課程推送,”許超說,“有些學員會煩,說我像發(fā)小廣告的,所以我也會控制節(jié)奏,在不影響學員的基礎(chǔ)上,保證大家都能看到新課程的預告。”

  他曾看過一位北京老師的網(wǎng)課,那位老師很幽默,課程內(nèi)容也精煉,學員最多時是2000人。“我現(xiàn)在的指標是每天300人,慢慢增加,哪天能到1000人,就成了?!?/p>

   細胞分裂后的新標簽

  邢帥教育從去年開始細胞分裂式改革,將公司裂變?yōu)橐约毎麨閱卧〗M,每個小組經(jīng)營一個科目或者一門課程,每個月大約服務1000名左右的學生。

  邢帥花了兩個月時間說服一部分員工組成17個小組,開始試點小組制。許超的11人戰(zhàn)隊就是其中的一個,從組建到現(xiàn)在已有半年。

  細胞分裂讓他看到了新的機會,許超對小組制的理解是“換位思考、能者居上”。從講師變?yōu)閳F隊負責人,許超開始明白一些曾經(jīng)不太理解的決策,新的位置也讓他有了關(guān)于課程的宏觀思考?!耙郧拔沂侵v師,現(xiàn)在我多了個身份,我還負責引流?!?/p>

  除了答疑和備課,許超最近常熬夜學習導流的知識,就像剛到邢帥的時候,到處提問,看視頻,買教程……

  “分裂后大家比以前更忙了,但是是給自己忙,我們希望做好它,不然就會有被合并的風險?!睆囊郧白疃嗉影嗟絻扇c,到現(xiàn)在每隔兩三天就一個通宵,許超坦言“累,但是有動力”。

  雖然自己常常通宵,但是他并不喜歡自己的團隊加班,他希望慢慢培養(yǎng)隊員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,循序漸進?!凹影嘧鲆?guī)劃的事情我來,他們?nèi)?zhí)行就好,這樣也可以讓他們多些自己的時間?!?/p>

  對于新人的選擇與培養(yǎng),許超覺得先要“把把脈”。

  “其實一些90后的小老師并不把工資放在首位,他們要的是好玩。要是覺得這兒沒意思,說走就走了?!?/p>

  許超會教他們一些平時學不到的東西,再教他們?nèi)绾伟颜n件做好,有時也會自掏腰包買一些課程,支持年輕老師創(chuàng)造新東西。

  細胞裂變的特質(zhì)是不斷分裂,而許超自己還想維持這個11人的團隊再久一點兒,“先保持好現(xiàn)狀吧,再分裂的話,真怕對學生的服務會跟不上,教師團隊培養(yǎng)好了再分裂,才是對學生負責?!?/p>

  從2016年初到4月份,許超戰(zhàn)隊的學員累計500余人。

  許超曾把自己的證書和視頻拿給家人看,“他們都說我在搞表演”,他也試著給親戚講課,“他們問我講課有人聽么”。

  曾經(jīng)想在家人面前證明自己的許超開始習慣一笑置之,如果說曾經(jīng)的夢想是學一門手藝回老家安然度日,現(xiàn)在的他依然還有夢,也依舊簡單:“再看得遠一些,活得再寬些?!?/p>

  “我就想將來跟我的孩子說,你看邢帥教育牛逼吧?爸爸的青春在那兒?!保ǘ嘀W(wǎng) 馮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