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的現(xiàn)代補習業(yè)已經有八十余年的發(fā)展歷史,并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機構。由于文化相近,臺灣的經驗對大陸地區(qū)有很好的借鑒意義。眾合教育COO袁錦近日赴臺參加了一次同業(yè)交流活動,并寫下了他的心得。

眾合COO袁錦:臺灣補習業(yè)的現(xiàn)狀和挑戰(zhàn)

2014-05-04 14:05:44發(fā)布     來源:多知網    作者:袁錦  

       編者按:臺灣的現(xiàn)代補習業(yè)已經有八十余年的發(fā)展歷史,并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機構。由于文化相近,臺灣的經驗對大陸地區(qū)有很好的借鑒意義。眾合教育COO袁錦赴臺參加了中國教育培訓聯(lián)盟組織的一次同業(yè)交流活動,近日寫下了他的一些心得:

        一、臺灣補教業(yè)現(xiàn)狀:

       臺灣地區(qū)面積為3.6萬平方公里,至2012年底,有2300萬人口。其培訓業(yè)統(tǒng)稱為補教業(yè),由于升學壓力等因素,自1932年誕生第一家補習班:美爾頓補習班以來,島內補習業(yè)迅速發(fā)展經久不衰。目前島內有補習機構18981家,平均合1211人有一家機構。大學按排名,依次為臺大、交大、政大和清華。據臺中市補習教育事業(yè)協(xié)會介紹:臺中市280萬人口,有3600家注冊學校,5000個教學網點。

       目前,島內培訓業(yè)機構面臨的挑戰(zhàn)主要為:

       1、少子化現(xiàn)象越來越嚴重,雖然政府鼓勵生育,每生一胎都給補貼且不限制生育數量,但島內民眾鑒于生活壓力等因素,生育率很低,目前有700萬人單身,不婚不育現(xiàn)象突出。2012年臺灣人口出生僅為16萬人,出生率低于自然死亡率,人口明顯出現(xiàn)“少子化”趨勢;

       2、年輕人移民現(xiàn)象較多,目前每年有33萬人外出求學,其中22萬人選擇去美國,且學成后定居國外者多。

       3、2014年臺灣取消中考,政府主導的教育改革不斷的在給學生減負,導致補教業(yè)產品必須轉型,由此補教的“剛需”在減少。

       二、會議亮點經個人理解后的總結:

       1、機構長存并取得漸進式發(fā)展與突破的共性:

       a、做出特色,別貪大求全,比如何明數學、劉毅英語、蒙特梭利幼教等,產品雖然單一但有特色!

       b、產品的差異其根本在于教材的差異而非老師的差異。只有特別的教材才能帶來與眾不同的課程,此處講究教材個性化、課程標準化,這是機構固有、獨有的核心競爭力;

       c、如果老師是機構的核心競爭力,而不是其產品,這個機構的未來可能是暗淡的,因為老師始終是活躍的,老師也會老。如果將課程分拆且標準化,如果新人的夢想被激發(fā),優(yōu)秀師資是可以被批量制造的,這時候才會有質量穩(wěn)定的連鎖培訓機構,才會大而美!

       d、機構內每一個個體工作者,都熱愛自己的工作,大家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,這個機構自然就吸引人!招錄員工也就自然方便,客戶也自然感受到這個機構的人文和凝聚力。所以組織者的調動能力要高于運營能力!

       e、無論是產品,還是服務,別讓客戶膩味,客戶喜歡親近的、新鮮的!

       2、產品推廣方式什么是最有效的?

       1.0時代,大家一起發(fā)傳單;

       2.0時代發(fā)傳單+鉛筆橡皮,受眾把傳單扔了,把鉛筆橡皮拿回家;

       3.0時代辦體驗活動(公開課、推廣課),一開始大家很新奇很熱鬧,但隨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,參與者少了,免費發(fā)盒飯都沒人來;

       4.0時代,也就是現(xiàn)在最成功的是舉辦高獎金的比賽,比如何明數學承辦的臺灣區(qū)高中數學競賽(TRML),該比賽發(fā)源于“全美高中數學競賽”,得到該獎項無論是在臺灣升入大學還是去美國就讀大學,都可加分,而且采取團體比賽制,所以頗具觀賞性,每屆比賽都引發(fā)臺灣電視、報紙的大量報道。何明數學作為臺灣最成功的數學培訓機構,設立了“九九文教基金會”專門組織該賽事,非常成功!在隨后本人拜訪劉毅英語總部時,劉毅也談到這一點,他舉辦了一個背誦比賽,誰能把他的一本小書《一口氣背中文成語學英文》背出來,即獎勵一萬臺幣。然后我看到這本書的封三赫然在列的獲獎者照片和介紹,有5歲多的孩童也有六十多歲的老人,其身份有小學生也有醫(yī)生。其背后暗含他的客戶是廣泛的,他的課程適合大多數人。   

       3、近兩萬家培訓機構如何和諧共生?

       臺灣的教育培訓機構都地處交通樞紐之地,如臺北的南陽街就在臺北高鐵站對面,旁邊就是地鐵,該地房屋售價20萬臺幣/平方。南陽街上底商和寫字樓幾乎都是各色培訓機構,每到傍晚,幾乎全是從各地涌來的學生,其中有臺北本地的,也有臺中、臺南等各地學生放學后做高鐵過來上課的,這么多機構扎堆之地,各家機構能夠良性競爭和發(fā)展,并形成了很好的氛圍,主要在于大家都在產品和服務上下了很多功夫,且各有特色。其中幾個關鍵核心在于:

       a、抓住員工,在于五xin(薪、欣、星、新、心),分別解讀為給合理的報酬;給予其未來發(fā)展的空間,使其每天的工作心態(tài)都是欣欣然;給予其認同感,讓他感覺到自己是員工中的明星;給予其學習的機會,幫助其提升,讓其自身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并影響促進他人;企業(yè)內每個人都能夠將心比心,相互理解。

       b、續(xù)費和轉介紹是關鍵!文教業(yè)最好的營銷是感動,如臺灣鼎王麻辣火鍋,全臺灣火鍋第一名,其一個細節(jié)是每次你吃完,服務員不用你說就會將鍋底用環(huán)保餐盒打包,并告訴你,里邊已經幫你免費加滿了鴨血和豆芽,回去可以再吃一頓。我在臺中拜訪葳肯教育集團董事長謝智芳時,他激動的談到,做K12教育的,每年市場招生期只有10天,就是8月25號小學一年級報到那天到9月5號,然后就是回去安心做好教學和服務了。因為8月25號一年級報到的時候,家長都會送小朋友上學,然后會就近選擇孩子的托管班(安親班,主要輔導孩子日常做作業(yè)等),這個選擇定了以后,基本上到高中畢業(yè)都會在這家機構接受各項服務,因為每一家機構的產品和服務都盡可能讓家長滿意,所以中途換補習機構的幾乎沒有。我反思我們眾合,每年2.2-2.4萬名面授學員,如果當年沒過的第二年全都繼續(xù)選擇眾合,那是多大的一筆業(yè)績??!一想到這里我內心就很慚愧,我們運氣好,大陸市場大的做不完,所以發(fā)力點大部分都在如何打新市場方面,這方面功夫下的的確很不夠。臺灣從南到北500多公里,高鐵2個小時,面積只有福建省的一半,所以功夫都放在了專研產品和服務上,放在精益化上,這一點對我的震撼很大,我想這也代表大陸培訓機構的未來。

       c、臺灣教育機構從業(yè)者的三個基本要求:本尊、本錢、本業(yè)。解讀為,是創(chuàng)業(yè)者自己在全力以赴的操辦事情;投入的完全是自己的錢;做的是自己擅長的本行。脫離這三點,如果在臺灣那幾乎是沒有機會成功的。劉毅68歲了,何明也是五十好幾了,還有何明的創(chuàng)業(yè)伙伴是拄著拐杖在給學員上課,他們都是親自授課、親自經營,嚴格的把控教學和經營管理質量。

       d、教育,做的始終是氛圍,熱情、專業(yè)的氛圍,并圍繞學生展開所有的工作,學生永遠是培訓機構的主角,一切圍繞學生展開。